海龜研究在台灣

5月23日是世界海龜日(World Turtle Day),海龜是長壽的生物,要20到50年才會達到成熟可繁殖的階段,以牠們為研究對象也因此是一條漫漫長路。我們邀請了台灣研究海龜23年的海洋大學程一駿教授,娓娓道來這個辛苦的歷程。2015年4月程一駿教授也領軍參加了「國際海龜生物暨保育年會」,與來自各國的海龜研究者進行交流,全球人士都為遨遊世界的海龜一起努力,期望牠們生生不息。
海龜研究在台灣
撰文:程一駿(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
   台灣海域可見到五種海龜,分別為綠蠵龜(Chelonia mydas),赤蠵龜(Caretta caretta),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e),欖蠵龜(Lepidochelys olivacea)及革龜(Dermochelys coriacea),這五種海龜中,僅有綠蠵龜會上岸產卵。
話說從頭:台灣海龜研究的開始
台灣海龜研究是1992年起從三級離島澎湖縣望安島開始的;當時,島上的生活及工作條件都不好,但上岸產卵的海龜數量卻不少。我們就從最基礎的生殖生態學——也就是了解母龜產卵、龜卵孵化到小海龜的大小等資料收集起。後來又陸續在台東縣蘭嶼島(1997年)及屏東縣琉球鄉(2011年)的產卵沙灘展開生殖生態學研究。
由於母龜每隔2到9年才會回到出生地去產卵,因此每年產卵母龜的數量變化很大,需進行長期性的生態調查,才能了解產卵族群量的變化是否與氣候變遷或是人為活動有關;以望安島的產卵母龜為例,很可能因為大陸漁民的捕殺,牠們的數量從1998年近20頭的高峰,一路下跌到2014年的兩頭,且新加入的成員不到產卵母龜數量的三分之一。而蘭嶼島的產卵母龜因沒有人為捕殺的壓力,所以數量一直都很穩定,每四到五年就會出現一次高峰期,且產卵的母龜中,有六到七成是新加入的成員。

Fig. 2. 2014年蘭嶼海龜洄游路徑
2014年蘭嶼島最早紀錄到的母龜在產卵季結束後於34天內游了967公里,到達其覓食海域——南菲律賓之布拉拉考島近海。圖片提供:程一駿教授。

人造衛星追蹤綠蠵龜
人造衛星追蹤的研究則是從1994年開始的,研究的對象主要是產卵的綠蠵龜,及定置網混獲的赤蠵龜。多年的研究顯示,所有的海龜都不會橫跨太平洋到夏威夷或是美國東岸,雖然多數母龜的產後洄游是以發散型的方式向不同的方向到達其覓食海域,但三個島部分的產卵母龜,都會以日本琉球群島南部的小島如宮古、石垣等地的近海為其覓食海域。

Fig. 1. 2014年琉球洄游路徑
2014年小琉球的母龜在產卵季結束後於33天內游了1719公里,到達其覓食海域——東沙環礁。圖片提供:程一駿教授。

到處留情的公龜
有趣的是,雖然我們發現望安和蘭嶼島不論在產卵環境(氣候和砂礫特性)、母龜的基因結構、母龜產卵及潛水行為、龜卵孵化生理及小海龜的大小及體重等都不一樣,但因公龜有到處留情的習性,所以事實上,台灣三個產卵島嶼及日本的西表與石垣島產卵族群的雙親基因結構是沒有差異的。這就和在遠古時代,尼安德塔人雖然被直立猿人消滅了,但因這兩個人種有交配並產生下一代,因此現代人依然含有尼安德塔人的基因是一樣的。
此外,部分海龜在產後會順著強大的洋流而行,或是利用它作為指標,逆向而行到達覓食海域。我們發現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當海龜順著強大洋流如黑潮而行時,在到達覓食海域附近後,牠會游到洋流的邊緣,在感受到洋流的方向改變及水溫降低後,便會奮力游出洋流,並朝覓食海域游去。但若是牠太早離開洋流,那就得花上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克服洋流周圍的亂流及渦流。另外有些海龜會在不知道任何原因的情形下,在海上繞一大圈後,才游到其覓食海域。
屏東琉球水下調查:海龜臉部鱗片辨識法  左臉右臉不一樣
除了上岸產卵的母龜外,屏東縣的琉球嶼近海中也有一批綠蠵龜,以未成熟的個體為主。由於水下賞龜是島上主要的旅遊活動,因此如何估算到底有多少海龜在此居住,對觀光業者而言,是一項重要的資訊。
為了不干擾島上的觀光旅遊活動,我們採用不必接觸海龜的水下穿越線調查及臉部鱗片辨識法,後者是利用海龜頭部的眼後鱗片之大小、形狀及排列方式等進行個體的辨識,這些臉部特徵就像自然的身分證一樣,除了遭到重大破壞外,終生不會改變。利用這兩種方法,我們估算出琉球嶼近海中的海龜不超過160頭,其中公龜不到5%,多數都會集中在島北部的美人洞到花瓶石之間的海域活動,部分還會進行季節性的遷移到島的其他海域去活動。有趣的是,絕大多數的海龜左臉和右臉長的都不一樣。

海龜左右臉鱗片
海龜左右臉鱗片不一樣。圖片提供:程一駿教授。

擱淺海龜傷痕累累 只有六成存活
海龜會擱淺是因為身體不適、吃了不潔的食物或人造物品、被網具纏繞、遭到其他動物攻擊或是被船隻撞擊,失去游泳能力而被沖上岸。我們從1997年就開始進行海龜擱淺的調查,到2015年3月為止,共記錄到248頭海龜擱淺,主要是綠蠵龜,其次是赤蠵龜,擱淺中有6成是活的。
海龜最容易被混獲的季節是春季和秋天到冬季之間,其中近半數是亞成龜(背甲直線長在35到55公分之間)。由於這種體型的海龜正是加入沿海族群的新個體,因此在季節變化及食物更迭(幼龜以浮游動物為主食,而亞成龜以底棲大型藻類為主食)的情形下,這些青少龜很容易因受不了海溫的改變,及誤食人造物品如塑膠袋等而失去活動力,在海上漂浮,最後擱淺在岸上。在全台有海龜擱淺紀錄的13個縣市中,以新北市紀錄最多。
國際海龜年會 全球性的保育努力
海龜是保育類野生動物,且有大洋洄游的特性,因此需靠國際共同努力,才能達到了解牠的生活史及保育的目的。基於這個理由,一群熱心的海龜研究學者於1980年開始在美國舉辦「國際海龜生物暨保育研討會」。會議逐漸引起全球海龜研究及保育人士的重視,與會人數從不到20個國家、200人以下,增加到今年80個國家,超過一千人參與。
今年4月中甫落幕的會議在土耳其舉辦(依照年會慣例,以當年年會主席的國籍為準)。會議共進行3天半,分成族群基因、解剖及生理和建康、水下生物學、生殖生物學、基因及族群生物學、保育及管理和政策及教育和保育宣導等7大主題。此外,在研討會前還利用近2天的時間,舉辦11場各種技術性主題的工作坊,如穩定同位素、海龜救傷等,以及10個全球地區性的海龜年會,2016年的國際海龜生物暨保育研討會,將在祕魯的首都利馬舉辦。
走過20年 期望未來研究與國際並進
台灣的海龜研究在歷經23年後,已由在望安沙灘上與母龜「奮鬥」的基礎,逐漸走向全台灣的海龜族群與鄰近日本族群間之關係、海龜洄游與洋流間的關係之探討,和建立起全台灣的海龜擱淺通報網。
台灣海龜研究已進入新的里程碑,我們也藉由每年參加「國際海龜生物暨保育年會」的機會,與同好交換研究心得,好達到「它山之石,可以攻錯」的目的。期望在未來,台灣的海龜研究與保育能和全球同步進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