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信仰之東港迎王王船探究」


東港迎王之中軍府轎班奇幻旅程【七】/木日水巷20191120
「海洋文化信仰之東港迎王王船探究」
#110年辛丑正科東港迎王王船立參—於12月19日【農曆十一月二十四日週四】上午九時三十分舉行
台灣、海洋之島四面環海,特殊的海域環境、地理位置、天然景觀,造就豐富的海洋生態與多元的海洋文化;然而,先民渡海來台謀生、定居,都跟海洋息息相關,隨著時間的演變、人口的增加、鄉鎮聚落的形成、地方產業的發展,也逐漸衍生出各地不同的海洋信仰與常民文化,其中媽祖信仰與王爺信仰就是最能顯現出海洋文化信仰的代表,尤其以台灣西南沿海的王爺信仰,更能符合先民披荊斬棘、開墾荒地、創業維艱的困境中,藉由王爺信仰的寄託,以祈求生活平安順利、保佑人身健康、經濟繁榮富裕的心靈慰藉;因此,流傳百年的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就是將居民生活、產業脈絡、海洋文化…等在地特色,發展出獨特且富有海洋信仰的宗教活動,而東港迎王祭典中極具在地文化特色的「燒王船」,更進一步孕育出豐富多元地海洋文化的慶典,以祈求閤境平安、促進地方繁榮富裕。
建造「王船」在東港迎王祭典中,有著傳統木造船的工藝技術與傳統的彩繪藝術,其扮演著三年一次代天巡狩千歲爺遊天河的法器(乘坐的交通工具),突顯出在東港迎王祭典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東港迎王建造王船,是由東港、小琉球地區木造漁船近百位匠師負責建造,因感念於千歲爺的庇祐及傳承傳統造船技藝,每位師傅都會義務幫忙三個工作天以上的日數,按照師傅自身專長技術與傳統造王船步驟,且凝聚共識輪流為建造王船盡一份心力、團結一致地建造出最圓滿並引以為傲的王船;以民國106年東港建造的王船為例,約有九十位東港、小琉球木造匠師負責建造,使用台灣檜木、烏心石木、櫸木、樟木、柳安木…等各式珍貴木材製造,總花費約八百多萬元,所花費時間:木造船體約為三個多月、再進行彩繪王船約為兩個多月,總共約為半年時間建造完成;而建造王船大致可分為六個程序:一、製作王船骨架結構,二、製作王船外部船殼,三、製作王船內部船艙,四、製作王船甲板裝置,五、製作王船桅帆及添載器物,六、進行王船油漆彩繪,其介紹如下:
程序一、製作王船骨架結構—王船建造初期先以珍貴堅固的木材,依照王船設計尺寸、裁切,組裝成以龍骨為中心,形成肋骨狀的支架,再進行下一階段船體的包覆;其步驟可細分為開斧(開始動工)、置龍骨、組裝船骨架、王船立參…等。
程序二、製作王船外部船殼—有了結構準確及堅固的船體骨架後,船體外部施作就必須要選用較強韌、柔軟易彎曲的珍貴木材,運用精湛的木造船技術,再將船底及外側進行密合包覆;其步驟可細分為裝釘船外殼:大波、こし、船底板、水底板、船崁…等。
程序三、製作王船內部船艙---王船船艙主要為東港迎王祭典添載千歲爺物件所使用,在王船有限的空間下設置船艙,其設計都必須沿用傳統王船船艙的配置與尺寸比例;其步驟可細分為裝隔艙板、拱抽、船拱、船舵、前後船艙…等。
程序四、製作王船甲板裝置---甲板的設置代表王船內外結構,大抵已建造完成,將呈現王船最重要的五王厝(代天巡狩千歲爺安置處)、大公厝(王船公駕駛艙)、以及甲板上重要的配備;其步驟可細分為裝置甲板、前船坡、後船坡、五王厝、大公厝、船首、鳳尾、前營、後營…等。
程序五、製作王船桅帆及添載器物—東港迎王祭典中王船桅、王船帆與添載器物,都是依照傳統木造工法製造,其中添載器物更是缺一不可,也保存著百年完整的器物項目,秘密地繼續流傳下去;其步驟可細分為製作中桅中帆、前桅前帆、後桅後帆、置獠牙、安龍眼、小艇、添載物(燒王船千歲爺遊天河使用)…等。
程序六、進行王船油漆彩繪—為期兩個多月的彩繪王船,其繪製內容與工法大致與彩繪廟宇相同,圖案包含祈求吉慶豐收、富貴吉祥、趨吉避凶、禮聘賢才、欣欣向榮…等含意;其步驟可細分為施作油漆、塗白身、畫底圖、彩繪財子壽、八仙圖、四聘圖、鯉躍龍門、鳳凰牡丹…等。
程序圖1.製作王船骨架結構
程序圖2.製作王船外部船殼
程序圖3.製作王船內部船艙
程序圖4.製作王船甲板裝置
程序圖5.製作王船桅帆及添載器物
程序圖6.進行王船油漆彩繪
東港迎王祭典中所建造的「王船」,由在地造船匠師,堅持信念、凝聚共識,遵循在地木造船傳統技藝,建造出台灣絕無僅有的華麗「王船」,其在宗教活動祭典上或在海洋文化信仰上,都在台灣傳統文化上佔有一席之地;但隨著社會型態改變、時空背景不同,逐漸衍生出建造王船的困境:造船師傅年齡老化、人數漸漸減少,造船技術傳承問題、環境汙染對策問題…等,都將演變成往後對於東港王船的重大影響,如何建立永續保存的制度與計畫,將考驗著地方決策共識和公部門的智慧與決心,也期許台灣海洋文化能多元且豐富地持續流傳下去。

留言